新浪公益

北京环保局:重点治理高污染排放车

新京报

关注

监测数据表示,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超过560万辆,每年向大气中贡献的污染物达50万吨左右。在4-9月非采暖季,北京大气中污染物约40%以上来自机动车排放,机动车污染治理成为大气改善的关键环节。

560万辆机动车中,如何抓住“关键少数”?接下来还会有哪些举措?此外,采暖季将至,北京又将进入重污染高发期。应对重污染北京今年作了哪些准备?为此,新京报记者对话市环保局总工程师于建华,听他描绘北京机动车治理的路径图,以及重污染应对策略。

近三年治理工程是前10年总和

新京报:大家都知道秋冬季节是重污染易发时段,现在北京已经进入秋季,这个秋冬季我们怎么应对重污染?

于建华:重污染的产生与两个条件有关,第一是排放量大,第二是不利气象条件。针对秋冬季的空气重污染,我觉得还是在两个方向做工作。

针对排放量大的事,一定是个长期减排的过程。应该说,近3年是北京大气污染防治力度最大、措施最丰富的三年,全市组织实施完成的重点治理工程是此前10 年的总和。3年来,北京共压减燃煤1100万吨,退出污染企业1006家,2011年至2015年全市淘汰老旧机动车183万辆。

第二个短期来说,遇到不利气象条件,还是会有重污染的发生,根据社会各界征求到的意见,我们也在抓紧修订重污染应急预案,在重污染来的时候,通过采取应急措施,达到对污染削峰降速的目的,这是短期应急措施。

新京报:今年已经过去了近10个月,重污染的情况如何?

于建华:截至目前,今年的气象条件应该说比较有利。特别是在1月至3月15日的采暖期内,70多天里没有发生较严重的空气重污染过程。

截至今年8月底,已发生的重污染14天,其中1月1日至3月15日期间发生空气重污染8天,同比减少3天。

新京报:北京正在修订重污染应急预案,应急措施是否会比之前力度更大?哪些方面会加强?

于建华:原则上要在保持应急措施力度不降的前提下,强化高污染排放机动车管控措施,同时优化调整中小学、幼儿园停课措施,进一步优化完善工业企业、建筑工地停产、停工等措施。

今年18.9万户实施煤改清洁能源

新京报:9月中旬,张工副市长向人大作报告时曾表示,针对pm2.5污染水平仍然较高的问题,市政府将采取“超常规”措施防治大气污染。大家比较关心,会采取哪些“超常规”的措施?

于建华:今年的一项重大举措应该就是平原地区散煤的治理,今年全市有463个村在整村进行煤改清洁能源。

过去核心区的煤改清洁能源,从2003年开始做到2015年东西城基本无煤化,共改了31万户,加上其他区域改造的7万户,也就是说过去十多年全市煤改 清洁能源一共改了38万户,而今年,463个村一年就要改掉18.9万户,可见力度之大。明年,在这方面可能还有更大的力度。

新京报:如何把控好治理的方向,让治理效果最大化?

于建华:大气污染防治,从认识到举措,都是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应该说,我们所有的相关政策,也正是基于各种监测、研究的成果。

就PM2.5来说,在2013年,我们在全国率先对PM2.5来源进行解析,公布了各自份额,发现燃煤、机动车、工业、扬尘是北京PM2.5主要来源,所以这几项被列为治理的重点。

现在,进一步研究,从季节上来说,采暖季压力最大,因为气象条件不利,容易叠加重污染,所以我们现在重点措施,锁定冬季,也锁定燃煤。在非采暖季,机动车是治理的重点。从全年来看,非采暖季的时间较采暖季要长,所以全年来看,机动车污染治理始终不能放松。

国一、国二车将成治理重点

新京报:机动车污染究竟有多大?

于建华:截至2015年底,北京机动车保有量达560余万辆。从排放总量看,560万辆机动车年排放污染物约50万吨左右,其中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VOC)分别占大气排放总量的86%、56%和32%。

在PM2.5本地来源中,从全年看机动车排放贡献率占比31.1%,其中非采暖季机动车排放更是达到本地源排放的40%以上。同时,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也是造成夏季午后出现臭氧超标的主要因素,特别是氮氧化物,有56%来自于机动车。

新京报:这么多年,北京如何控制机动车污染?

于建华:首先就是不断提标升级,提高新车排放标准。北京市分别于1999年、2002年、2005年、2008年和2013年率先在全国执行了机动车国一、国二、国三、国四和国五,每次执行新标准均提前全国2-3年。

与机动车标准同步,油品质量对于机动车排放至关重要,油品质量的提高不但保障了新车的正常使用,还使得全部在用车污染排放同步大幅度削减。自2004年 起,北京市制定并实施严于国家标准的地方油品标准,分别于2004年、2005年、2008年、2012年率先在全国实施了第二、三、四和五阶段地方油品 标准,领先全国几个档次。

另外,机动车污染防治还有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对于高污染排放车的末位淘汰。

新京报:怎么定义哪些车是高污染排放车辆?

于建华:高污染排放车是一个相对概念,它的主要特征是在现有机动车结构内排放标准低,年头多、里程长、车况差、污染重,这部分车辆虽然在机动车总量中占比不高,但其污染排放占比较大,因此成为重点治理对象。

2014年底,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基本淘汰了黄标车。因而在北京市目前机动车结构中,国一、国二排放标准车辆随之成为治理重点。今年北京老旧车的淘汰任务是20万辆,目前已经淘汰了24.7万辆。

新京报:现在北京国一、国二车有多少?

于建华:目前,北京市轻型汽油车保有量为504万辆,其中国一、国二排放标准车辆共约53万辆,占比10.4%,但其氮氧化物排放占比却高达40%,挥 发性有机物占比达30%。按照单车排放因子计算,对于同等使用强度的车辆,1辆国一车排放的污染物相当于5辆国五车的排放,1辆国二车排放的污染物也3倍 于1辆国五车的排放。

“疏堵结合”淘汰高排放车

新京报:怎么促使车主“弃旧换新”?

于建华:我们采取的方式是“疏”、“堵”结合。首先是“疏”,通过不断提标,提供更干净的车和油,让市民有选择。同时,出台经济激励政策,对于淘汰更新高污染排放老旧车的车主给予鼓励,优化全市车辆结构。

其次是“堵”,主要是限制使用。比如,北京对黄标车的淘汰过程中,就采取了限行的手段,限行由内向外不断扩大,极大地促进了黄标车的更新淘汰。

新京报:限行会一下子就完全不让上路了吗?

于建华:这是一个逐步扩大的过程。以黄标车为例,也是经历了多个阶段。2003年,首先限制黄标小客车在二环路内行驶;2008年奥运会期间全市禁止黄 标车行驶;2009年将黄标车限行范围扩大到六环路内;2014年,禁行范围由六环路(含)以内道路扩大至远郊区县城关镇主要道路;2015年12月20 日起,黄标车全天禁止在北京行政区域内行驶。

今后,北京将进一步突出高排放车治理,研究制定对高排放车污染控制措施,并在重污染天气应急期间进一步加大力度。

新京报:对高污染排放车辆限行是否于法有据?

于建华:以设置低排区等方式限制高污染排放车辆行驶,实施末位淘汰是国际通行的做法,目前欧洲多个国家对高排放车的限制措施已经升级至“欧三”标准车 辆。伦敦、新加坡、米兰、柏林、慕尼黑等国家和地区均采取设立低排放区的方法限制高污染排放车行驶,取得很好的治污效果。

上海市已在全国率先从2015年4月1日和2016年1月1日起,分别实施了国一汽油车和2005年前注册的国二汽油车外环路内禁行,并将于今年下半年将国一汽油车禁行范围扩大至郊环内。

2014年底,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基本淘汰了黄标车。因而在北京市目前机动车结构中,国一、国二排放标准车辆随之成为治理重点。今年北京老旧车的淘汰任务是20万辆,目前已经淘汰了24.7万辆。

——于建华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王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