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公益

善达网马广志:当前社会组织存在的六个问题

编者按:1月7日~8日,“2017首届河北公益交流会”在河北省石家庄举行。年会以“益动燕赵 冀与希望”为主题,邀请来自省外的河北籍人士及省内各市县的机构代表等近200人齐聚一堂,共谋河北公益事业发展大计。

交流会上,益动燕赵公益组织服务中心宣布成立(注册中),该中心旨在支持河北本地的公益机构领导人和核心骨干,推动河北公益事业发展。作为该中心发起人之一,善达网执行总编马广志以《当前社会组织存在的六个问题》进行了主题发言。

以下是为发言全文:

各位公益界的朋友,大家下午好!

真的很兴奋!能够回到家乡来参加这样一个盛会,古人说“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但今天我们来,霍庆川老师把我们聚到家乡来,就是要来“问来人”的,与家乡从事公益事业朋友们深入交流,了解当地的公益现状,力所能及,看我们能做些什么事情,共同推动河北公益事业的进步,乃至整个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

我现在的身份是《善达网》的执行主编。善达网是由一位退休的新华社社长创建的一个新公益品牌服务平台,它的理念是“扬善平台,公益智坊”。“扬善”指的是我们的媒体属性,对公益、慈善及企业社会责任等内容进行报道;“智坊”指的是我们公关属性,为慈善机构或企业提供公益策划及传播服务。

我个人呢,从事公益传播有近6年的时间了。加盟善达网不到两年时间。之前一直在传统媒体,在《中国改革报》做环境周刊记者编辑;在《华夏时报》做慈善周刊主编,兼做经济评论版编辑。业余爱写评论,胡言乱语的写了一些教育、社会、文化、经济类的评论。

本次大会的前两天,大会让我分享我的公益故事。我更多的是一个媒体人,从不敢自诩为公益人,真正的公益人是你们!你们扎根基层,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为国解忧,为民纾难,“虽千万人吾往矣!”是很值得我们尊敬的,向你们致敬!(鞠躬)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及公众爱心的推动下,我国公益组织的种类和数目是越来越多,涵盖教育、儿童、扶贫、养老等各行业的各种公益项目层出不穷。作为一名记者,近年来参加过很多的活动,也随基金会和慈善机构去了全国的一些地方,或探访公益项目,或考察社会组织,或参与公益问题研讨。今天呢,我就对慈善机构尤其是一些草根公益组织的存在的一些问题谈谈我的看法。这是我个人的一些观察和思考,有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指教。

一,有热情,但缺乏理性

我认识很多位公益组织的创办者,都是“心怀天下”,满腔热情和拳拳爱心。但机构建立起来后,随着组织事务增加和服务人数的增多,各种问题随之而来,应对不利。

举个例子,我有个弟弟,是个大卡车司机。凭热情和爱心团结了身边一批朋友成立了一家公益协会,资助镇上的孤儿和老人。因为没有后续资金和资源,也没有项目,不到半年的时间,他就感觉有点力不从心了,不断给我打电话说怎么能持续做下去。这说明,他在成立这个公益组织时,是很莽撞的,没有对自身资源和能力进行评估和权衡。

所以,公益组织要可持续,不能仅靠爱心和感动,还需要理性的思考和专业的力量。所以说,大家一家要把德鲁克《组织生存力》里有五个经典问题回答清楚,相信大家都知道这5个问题是什么:

1、我们的使命是什么(项目要解决什么样的社会问题?) 2、我们的客户是谁(项目的受益人是谁?)  3、客户认识的价值是什么(项目到底满足什么样的需求?) 4、成果是什么(项目可以衡量的目标是什么?) 5、我们的计划是什么(为了达到目标应该开展什么样的活动,提供怎么样的服务?)

只有能正确地清楚地回答了这五个问题,你的公益才有可能持续下去。否则一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举步维艰。

二,把活动当项目,把产出当成果

我们都在谈“有效公益”,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通过实施公益项目真正使服务对象受益,有效解决社会问题。如果项目不能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不能能使服务对象得到改变和受益,仅仅只是搞搞活动,单纯追求服务人次,可能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你知道,做公益是需要资源的,而且资源非常有限。因为有限,我们更要注重成果,要将有限的资源用到能够产生成果的地方。

但现在公益项目的实施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就是把活动当项目,把产出当成果。社会组织和商业企业不同,没有利润底线啊。

举个例子,如有些搞宣传的社会组织,如环保宣传,法律宣传,印了很多的传单、小册子,他们认为发了多少的传单、小册子,有多少人来听讲,就是成果。其实这些是产出而不是成果。因为传单、小册子发了以后,是否有人看,看了后有什么结果,他们并不知道。

我们讲的成果是什么?就是指服务对象参与了我们的项目,接受了我们的服务,给他带来的改变与收益。这种改变和受益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但一定要有改变和收益。因为只有受益人改变了,受益了,才能使社会问题得到解决。公益项目最终要的是成果。大家要记住,这个成果不是你做了多少活动,有多少的产出,这个成果一定是服务对象的改变与收益。

三,不重视传播

公益组织要不要做广告?很多公益组织意识不到有效传播对组织发展的巨大作用,认为“酒好还怕巷子深”,只要自身踏实做、做得好,不进行传播也会有人知道、得到大家的支持和认可。这些组织表现出来的状态就是不重视传播,不会传播,不善于甚至还排斥与媒体打交道。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很多机构连最基本的传播官也没有。

举个例子,前不久北京一家基金会,规模还不小,要举办一个研讨会,研讨的内容非常好,对公益事业的发展很有益。通过朋友找到我,问我怎么请媒体,请哪些媒体来。感觉很幼稚。

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凭借好的公益产品坐等公众来参与和捐赠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当前公众每天要处理纷繁的信息,要让他们注意到公益组织的公益项目,了解并加入到公益组织的活动中来,必须对外进行传播与沟通。

可以说,有效的传播是做好项目的必要和先决条件。大家都知道“免费午餐”和“女童保护”吧,很短的时间内就让很多的孩子受益,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传播做的好。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理念,什么理念呢?做传播的目的不是为了告诉大家你的机构有多好,帮助了多少人,而是让你所关注的社会议题获得更多的关注。也就是说,传播不是道德标榜,而是传递感动和理念,影响更多的人参与进来。邓飞说过这样一句话:传播最高层次不是告诉大家我们有多好,而是交互人心,获得支持。

具体传播怎么做?由于时间关系,我不再展开,有时间咱们再探讨。

四,不会打造公信力

还是那句话,很多公益组织认为自己做的是好事,钱也没揣到自己兜里,感觉问心无愧,结果呢,就不重视组织的信息公开透明工作。结果呢,一个负面消息出来,自己受害不说,还导致了民众对整个慈善机构的不信任,负能量的累计和传递对社会公益慈善意识的形成构成了十分消极的影响,“郭美美事件”就是前车之鉴。

举个例子。昨天,新媒体集团界面发布“2016中国最透明慈善公益基金会排行榜”,该榜单共有50家基金会入选,入榜者最高分为99分,最低门槛是82分。(团队还是福布斯的,被界面挖过去了)。结果下午,有家大基金会负责人联系我,看能否联系到榜单发布的负责人,问问是怎么评的?他们为什么这么关心的呢,就是排名比较靠后,有可能影响基金会以后的筹资和发展。

因此,公益组织一定要高度重视信息的公开和透明公作。“亲兄弟,明算账”,我看这句话可以改成“做公益,算明账”,美国卡内基基金会前主席卢塞尔不是说过吗,“慈善事业要像玻璃做的口袋一般透明”。只有透明才有公信力,而公信力是生命线啊,有了公信力,人家才会捐款给你,你才谈得上发展嘛。

怎么公开呢?一个是网站,组织所有的账目要在官网以及其他专业网站进行公开,以保证组织信息的透明;一个是手中的自媒体平台(微博、微信等),以塑造公信力为目标的公益传播更需要把传递信息的概念无限放大,用形式影响人的意识,再用内容传递信息,用持续的传播来对受众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提升公民对公益慈善的理解和信任。

五,关门做事,缺乏交流

按理说公益既然是为大家谋求利益,就应该抱着一种完全无私的态度,只求帮到需要帮助的人。但一些公益组织为了自身的壮大,经常是想独占资源,也不跟其他公益组织进行交流,更没有合作。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公益事业处在刚刚起步阶段,发展缓慢,公益组织之间竞争十分严重,不合理的竞争关系经常会造成资源的重复和浪费。

举个例子,有一次我去四川一所希望小学探访,是一个送“温暖包”的活动,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对我说。“老师,这样的包包我家里有好几个了”。这就是公益组织之间不进行交流而造成的资源浪费。说实话,这还是做公益吗?我怀疑这样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比好处大得多。“多锦上添花,少雪中送炭”,这也是公益的一种现状,有时间咱们再谈这个问题。

公益圈和企业市场不一样,本身在大环境下还只是比较非主流的,并且是相对封闭的,都是圈内人的活动。现在好多公益资深人士都在谈跨界,不就是因为公益圈本来就很封闭嘛。这种情况下,还关起门来做事,那还有什么前途。

公益慈善本质上就是一个聚集各种力量的平台,各方力量相互配合相互协作,慈善组织效益才能最大化。所以每个公益组织都应该有更加平和、包容的心态,公益组织之间应该处于一个比较开放的状态,保持一种健康的合作、分享关系。

我们善达网现在做传播,就不局限于公益类媒体和公益版面,而是试着把时政类的、财经类的、教育类的等各类媒体拉进来,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公益,为跨界出一份力。

六,不敢谈商业

在很多公益组织眼里,对“商业”是避而远之的。但“商业”是老虎吗?不是吧。社会的变革最终还是靠商业和企业家推动的,这是我们不能否认的,公益尤其如此。

公益与商业的结合已经是社会的大趋势。马云在“首届全球XIN公益大会”上说,做公益需要钱,但是只有钱是远远不够的,你还需要付出时间、精力、智慧和激情。做公益不是做慈善,公益是群体行动,它强调的是一种影响力,不是花了多少钱,而是唤醒了多少人的爱心。马云坚信“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法”是做公益最好的办法。因为今天的公益需要各行各业的人参与,包括政府、企业家、科学家等等,集各家之所长,才能发挥最大的善能。

无独有偶,在前不久《公益时报》举行的公益年会上,长江商学院EMBA项目副院长、市场营销学教授、品牌研究中心主任朱睿:最好的公益是用商业模式做公益。(就是在本次年会上,本人也荣幸被多家基金会评选为“2016公益年度记者”。)

朱教授的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真正好的公益,尤其是用商业的模式做公益一定可以给大家以希望,而且是授人以渔的希望,是能帮助这些需要帮助的人,有一天能够独立起来不再需要你的帮助。“授人以渔”才是公益,授人以鱼只能算行善。

公益前辈徐永光老师这两年也在谈“公益市场化”,就是用市场的思维来做公益,不要老是等“嗟来之食”,所谓“嗟来之食”就是指有的公益组织接受政府有采购,我就做一点,没有(政府购买)我就歇了。

基于此,2016年11月,我们在国家会议中心启动了“中国社会企业奖”的申报工作,明年6月进行颁奖。社会企业就是用商业的模式来做公益,这样更可持续,也更有前途。如果你是这方面的企业,可以申报。

以上呢,就是我对社会组织,尤其是基层一些社会组织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的一些思考,希望所有的公益组织能清醒地认识自身以及周围环境,寻求适合自己的道路健康发展,共同推动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

感谢大家!祝大家幸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