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公益

彭翔:NGO转型社会企业 关键是要有商业模式

2016年7月,安利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彭翔女士曾前往德国访问,行程之一就是考察一家社会创新中心。该中心给来访者呈现了N多个创新型企业类型,包括社会领域的一些创新实践,这让一直心仪社会企业发展的彭翔惊讶不已,没想到社会企业的模式在德国也有如此好的发展态势。

11月10日,致力于挖掘和推动中国社会企业发展的“中国社会企业奖”在国家会议中心启动。彭翔认为该奖的启动适得其时,她认为,伴随着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强化,社会企业家群体的涌现,社会企业在中国将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

据了解,“社会企业奖”在社会企业最发达的英国已经举行了18年,推动社会企业每年为经济贡献的收入超过240亿英镑。“希望‘中国社会企业奖’能挖掘出一批有影响力的社会企业,助力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日前彭翔在接受《善达网》专访时表示。

关键是要有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善达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开始投身发展社会企业,不少的NGO也在探索转型走社会企业之路。作为一位资深公益人士,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何在?

彭翔:首先,是大家对于公益资源有限性产生的忧虑。公益资源是不能再生的,一家社会组织能否不断地自我创新,而不是纯靠捐赠,可能是每一个公益从业者所忧虑的问题。公益机构无时不面临资金的压力,这种压力会促使机构进行创新。

德国的社会企业为什么现在呈蓬勃发展态势,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当前德国的整体经济环境不太好,一些基金会的理财投资收益出现负增长。这促使这些基金会思考怎样才能提升公益资源的价值,其中就有人考虑能否用商业的方式来解决社会问题,让公益得以可持续发展。

我自己的感受是,公益如果是由更多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组织构成的一个生态,那就更具独立自主发声的能力,这将对未来公益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果社会组织真的想做成“第三部门”,要有独立的发言权,就不能受制于捐赠方。

善达网:英国之所以涌现出大量的社会企业,就是因为很多NGO在遇到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后,转向以企业的形式、商业的手段继续解决社会问题。

彭翔:是的。现在中国有越来越多的NGO开始向社会企业转型,努力探索一条自我造血的路子。但是,有一点值得我们关注,因为现在对社会企业的定义不是很明确,很多机构的性质还很难确定。比如说像“轻松筹”这样的企业。

善达网:社会上对该企业不乏争议。但在年前举行的2016中国公益年会上,轻松筹曾获得“2016年度中国公益企业”的称号。

彭翔:轻松筹解决了很多个人或机构的筹款问题,但更多的是为自身企业的发展创造了一种好的环境。可以说,轻松筹的性质更多的是一家商业企业。

我认为真正的社会企业,一定是以解决社会问题为使命的,而且有一个很好的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我特别推崇的是英国的大问题杂志(Big Issue)的运营模式。该杂志的创办是为了帮助无家可归的流浪者,让他们通过售卖杂志获得收入,借以摆脱困境。因为有了这个崇高的使命,一些名人就很配合记者的采访,有了独家新闻,杂志才能卖得好。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运营模式,非常地漂亮。

善达网:你认为这种模式在国内有吗?

彭翔:至少现在我还没看到。

善达网:在去年的慈展会上,有十家企业被认定为社会企业,其中包括中和农信等,这些企业也都有一定的商业模式,且运营良好。

彭翔:因为现在对社会企业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如果宽泛来讲,只要是以解决社会问题为使命的企业或组织,都应该算是社会企业吧。但它们的模式还称不上是一种完美的商业模式,无法与大问题杂志相比。

善达网:对于什么是社会企业,徐永光老师提出了“靶心理论”。他把中国的企业市场比做“靶子”,接近靶心的8环到9环企业往往接近社会企业的范畴,而10环企业是最经典的社会企业。9环企业一般做的都是政府鼓励的行业,是推动供给侧改革的行业,是更接近社会企业的企业。

彭翔:很有道理。但关键还是要看它的运营模式,也有一些打中靶心的十环企业,有可能是商业企业。它们在赚钱的同时,解决了一些社会问题。这样的企业就要看它最初的使命到底是什么,是盈利还是为社会服务。

一定要明确的是,社会企业首先是企业,如果它没有很好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那就不是企业而是公益组织或其它什么形态了。总之,以解决社会问题为使命,而且有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才能称得上是社会企业。

善达网:是否可以这样说,社会企业最重要的是要有能够赚钱的能力?

彭翔:是啊。对于社会企业,我们关注的问题应该在于赚来的钱怎么花。如果盈利用来捐赠或救助他人,那就是社会企业;如果这样的企业在最初设计商业模式时,就以解决社会问题为使命,像大问题杂志那样,就完美了。

完整的公益价值链打造还有待时日

善达网:现在很多NGO选择向社会企业转型过渡,你认为成功转型的关键是什么?

彭翔:最关键的是要找到一种可持续的商业模式。现在的公益行业,很多组织对社会问题有深刻的观察,也能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但现在最缺的是有企业家能把已经成熟的碎片式的东西组织起来,通过资本运作也好,或者资源整合也好,把它形成一个价值链,这样才能真的推动公益行业未来的发展。一旦这个价值链打造完成,公益才可称其为一个“行业”。

善达网:在2016年中国公益年会上,任志强也表示,社会创业家才是推动社会和经济进步的决定性力量。

彭翔:是这样的。现在很多企业家基本还停留在捐钱的阶段,做得比较好的则资助一些有成长潜力的NGO。但是要说到公益生态,打造一个完整的公益价值链,我觉得还有待时日。

善达网:那你认为政府和政策应该从哪些方面着力,为社会企业的培育和发展创造一个适合的制度环境?

彭翔:我觉得政府只要不管就好了,否则就像那个网约车,一管就死。

社会企业应该有一个适当的“放水养鱼”的过程。未来,社会企业跟商业企业应该一样承担着特别重要的角色。社会企业既能盈利,也不需要政府花钱,又能解决社会问题。这是一个无本万利的事儿,对政府及未来社会的发展非常有价值。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任何新生事物出来,都会有人钻空子。

善达网:如果将注意力聚焦到“解决社会问题”这个点上,那公益也好,社会企业也好,不过都是不同的解决方案而已。关键是哪个才更可持续。

彭翔:所以我们要相信市场自由选择的力量。包括基金会、NGO等在内的很多社会组织,恐怕都在考虑能否转型为社会企业。它们都会担心,假如今天给我捐钱的企业明天效益不好或倒闭了,怎么办?基金会因为有本金,可以通过投资理财获得收益;那些NGO呢,恐怕要思考如何变革转型了。但正因如此,这些NGO也将是未来产生创新最多的一个领域。

善达网:你说得对。社会企业目前为英国经济贡献了超过200亿英镑。在新常态的供给侧改革下,NGO的创新转型及社会企业的发展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之一。

彭翔:我非常认同这个观念。管理大师德鲁克说过,世界上之所以需要鞋匠,是因为有人需要鞋,而不是鞋匠需要钱。商业的本质就是满足人的需要,这种“需要”会激发人无限的创造力。

现在可能很多社会组织都有这样的纠结,既希望为能达成自己的使命找到可持续的模式,又担心自己做成了商业。

其实,这种纠结是完全没必要的,只要是抱有解决社会问题的使命,能够识别出供需模式,进而找到一种可持续经营的模式,使得自己的公益使命注入了强大的市场逻辑,那就是社会企业,且与商业企业相比,有着非常大的竞争优势。试想,当一个企业制造水杯,有的是在为自己积累财富,有的是在为解决社会问题,哪一个水杯会赢得更多的客户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善达网:这里面的关键是找准社会需求,而且是抓住了真正的社会痛点。

彭翔:对。这样的社会企业在未来一定会大行其道,成为公益领域的后起之秀,赢得政府和社会的青睐。商业是让供需双方达成平衡,这个平衡是能够让一个企业长期存在的基础。做社会企业,不同于纯粹的慈善,也是为了达成“生产方”和“受众方”之间的平衡。万物皆在平衡。

善达网:安利公益基金会未来有无可能会参与到社会企业中来?

彭翔:我之所以对社会企业抱有浓厚的兴趣,是因为我一直在想如何才能让基金会的资金能够可持续,而非单纯地依靠企业捐赠和营销人员筹资。能够源源不断地拿钱来让你做公益,对任何一个普通人来讲,都是个很大的挑战。我们提倡人人公益,月月捐,但要把机构的“百年基业”寄望于此,恐怕是不现实的。(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