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公益

北京东城区:共创共享 让市民有更多文化获得感

中国青年报

关注

冬季深夜,气温直逼零下10摄氏度,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美术馆东街的三联韬奋书店,仍亮着温暖的灯光。从2014年4月起,三联韬奋书店实行24小时营业,学生、游客、北漂,甚至流浪汉,只要来到书店,都是读者,拿起一本书,度过漫漫长夜。

位于东棉花胡同深处的蓬蒿剧场,不仅各色戏剧人生在这里上演,还“兼职”社区文化室。附近社区的文艺团队可以利用剧场举行各种文艺活动,咖啡厅和排练厅也升级成了小型图书馆。

……

不久前,北京市东城区荣获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文化生活,从来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的专属,也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的责任。如何共创共享,让市民有更多文化获得感,发生在东城区的故事,或可作为一份不错的参考。

“10分钟文化服务圈”

北京市东城区多年来坚持“人在城中、城在文中、以文‘化’城”的理念,大力推动古都风貌保护,建设书香东城、戏剧东城、创意东城。区政府不断加大文化建设经费的投入:2014年、2015年的文化建设支出分别为3.4亿元和3.7亿元,占区财政支出比例的1.72%和1.57%,均高于北京市2014年1.24%的平均水平。

东城区副区长葛俊凯表示,东城区现有两个区级文化馆和两个区级图书馆,新建的区文化活动中心也将于2017年年底竣工。一个覆盖均衡、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设施服务网络已基本建成:17个街道全部建有文体中心,建成的128个文化社区覆盖全部居住社区;全区还有90个室外文化广场、41个博物馆、29个剧场、18个电影院、146家对外开放文体活动设施单位,初步实现了“10分钟文化服务圈”。

有了设施,更重要的是向市民开放。东城区文化委员会主任王伟东介绍,东城区出台了《东城区学校(单位)体育文化设施向社会开放管理办法》,设立500万元专项补贴资金,百余家社会单位参与其中,累计接待人次近20万,接待时间近3万小时,其中就包括三联韬奋书店、蓬蒿剧场、国子监民间图书馆等单位。

三联书店副总编辑郑勇告诉记者,24小时书店还带来了一个“24小时商圈”。现在,书店边上的咖啡店是24小时的,书店对面的便利店和面点店也是24小时的;“24小时商圈”形成后,一个更大的“文化场”或将形成,即整合周边的中国美术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商务印书馆的涵芬楼书店等文化地标。

文化服务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东城区的史家胡同是一条有名的胡同,史家小学、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宿舍、诸多名人故居都散落在这条长约500米的胡同里。史家胡同24号院曾是现代作家凌淑华的故居,2013年10月18日,北京首家胡同博物馆“史家胡同博物馆”在这里正式开馆。展品有老北京的砖雕、石雕等民俗旧物,也有锡茶壶、搪瓷杯、组合柜、黑白电视机等国民记忆。

王伟东介绍,史家胡同博物馆在馆舍建设、日常运营和开展服务中,尤其注重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可以说,这座博物馆堪称政府推动、群众参与、各界响应的合璧之作”。

在馆舍建设方面,博物馆馆舍为凌叔华之女陈小滢捐赠,建设过程中,英国查尔斯王储基金会捐资530万元人民币;在展品收集方面,许多展品都是社区居民、国际友人、人艺博物馆提供;在开展公共文化活动方面,与“万通公益基金会”等社会组织积极合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史家胡同博物馆负责人李哲告诉记者,他最大的愿望是让“博物馆空了”,让这些好东西能够重新回到胡同,因为整条胡同才是一个“活的博物馆”。现在,史家胡同和附近一些胡同的居民已成立了自治小组,管理胡同内的交通问题。李哲说:“希望这种居民自治的意识将来能扩展到对整个胡同文化的保护,毕竟他们才是胡同的主人。”

据了解,东城区还出台了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指导意见及购买目录,开展设施托管试点,将区第一图书馆东总布分馆、体育馆路街道皮卡书屋交与社会力量合作运营管理。

在体育馆路街道与皮卡书屋合作建立的皮卡书屋体育馆路街道少儿中英文图书馆,彩色书架上琳琅满目的图书让很多孩子坐下便不愿离开。图书馆自开馆以来,年累计接待读者8000余人次,近1.2万册馆藏图书的流通率达73.96%。

 实现居民对公共文化满意指数达到85%以上

王伟东坦言,在公共文化服务的共创共享中,也存在问题:一是区域资源分布不均衡,建成场馆利用率有待提高;二是公共文化活动群众知晓率还不高,在活动宣传力度和宣传手段方面有待加强;三是基层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在专岗专职方面有待强化。

王伟东说:“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公共文化服务的保障力度,落实国家和北京市相关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队伍建设,完善政策保障体系。特别是依托东城大量的社会名人、老艺术家等优势,建立完善的志愿者制度,有效解决基层优秀文化人才不足问题。”

2016年11月,东城区政府与北京演艺集团签订了公共文化建设战略合作签约,将开展艺术培训、团队活动等一系列菜单式、订单式服务,选派专业干部到街道、社区挂职,深入推动街道文体中心,社区文化活动室等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社会化、专业化运营管理。到2018年,全区将基本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运营管理体系。

谈到未来规划,葛俊凯表示,第一,东城区文化事业将以构建有东城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为主线,制定实施“重点文物保护腾退利用和修缮计划”,不断挖掘其历史文化内涵,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扶持计划。第二,全面推进“书海听涛”全民阅读和“艺+1”全民艺术普及两大行动计划,尝试推广“书香社区”和“书香公园”,使阅读平台分布在东城区各个文化场所。到2020年,实现全区艺术普及人口综合参与率达80%以上,力争实现居民对公共文化满意指数达到85%以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