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公益

贵州:凝聚青春力量 决战脱贫攻坚

中国青年报

关注

贵州要和全国同步小康,是巨大的挑战,也是庄严的承诺。历史的重任落到贵州青年肩头时,怀揣什么样的理念,走出什么样的发展之路显得尤为重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发展思路已经被历史否定,脱贫攻坚进程中,守护绿水青山换回金山银山成为贵州青年新的发展共识。

5年来,贵州各级团组织向青少年传递的信号非常明确:生态和发展是贵州要牢牢守住的底线,促进生态文明事业、为脱贫攻坚助力,需要青春的热血与奋斗。

青年用志愿服务的形式参与河流保护成为常态

今年6月,李宏阳主动报名,成为贵州人民的母亲河——乌江河流域的“青清河”保护河湖志愿者,巡河、护河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排污点、污水处理厂、垃圾污染源都是他要紧盯的地方,“河长制”实施以来,他成为“河长”有力的青年助手。

短短4个月时间,他开展了9次长距离巡河,45次短距离巡河,发放保护河湖环境宣传资料2200份。遇到大大小小的问题,李宏阳都会记录在笔记本上,查明原因并向河长和相关部门及时反映。

“清澈的河水是宝贵的生态资源,每一点污染都是对长远发展的破坏。”李宏阳说,通过宣传,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环境保护不只是政府的事,而是每一个人的事,水清、岸绿、河畅、景美是大家共同的财富。

今年6月以来,团贵州省委联合多部门成立“贵州省‘青清河’保护河湖志愿服务总队”,招募33名“青清河”保护河湖志愿者,担任河湖志愿者监督员,并指导和要求各市、县组建“青清河”保护河湖志愿服务支队、大队。

植树造林也是贵州各级团组织向青年播撒绿色理念的重要载体。为吸引更多青年参与,团贵州省委在网络中发起“绿卡行动”,青年在朋友圈中传递“绿卡”,接到“绿卡”的青年可选择参加由团贵州省委、贵州省青基会组织的植树活动,也可以通过网店认捐一株树苗并委托环保公益社团代为种植。

5年来,贵州省两万余亩荒坡种上了“共青林”,数十万团员青年在植树的同时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开展话题讨论、微代言、微拍等系列线上活动。同时,线下的环保主题团日、主题队日、环保讲堂等多种主题宣传活动也将绿色环保的理念植入青年内心。

青年志愿者为贫困村民带来知识和希望

站在生态的底线之上,发展是贵州的第一要务。脱贫攻坚对贵州来说是一场战役,只准赢,不能输。越往后,脱贫工作越要做实做细,越要“啃硬骨头”。

在14个深度贫困县、20个极贫乡民族村寨里,团贵州省委建起了“青年志愿者脱贫攻坚夜校”。

贵州大学毕业生胡均溥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石门乡团结村“脱贫夜校”当志愿者,在一个能容纳二三十人的石头房内,挂上一块小黑板就开课了。“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期在梁家河也办过夜校。”胡均溥说,自己的课程主要以扫盲为主,普通话和当地少数民族语言相结合。

在距离团结村800多公里的从江县丙妹镇大歹村,25岁的青年志愿者王健强面对的“夜校学生”有20多岁的青年,也有四五十岁的中年人。每周两次夜校课程,王健强每次需要骑上一个半小时摩托车。晚上9:30到10:20,每堂课80分钟,上完课后,王健强回到家已是深夜。

丙妹镇大歹村共有227户1196名苗族村民,全村最高文凭是在读初中,大部分村民不懂汉语。丙妹镇党委书记吴尚宏说,老百姓想学文化又没有好的方式,夜校组织村民学汉语、讲汉话、写汉字,教群众怎么在县城坐高铁,怎么找到技能培训点,为群众脱贫带来了知识和希望,“教室只能容纳40多人,常有村民自发在窗外听课”。

在夜校志愿者老师的帮助下,来上课的村民都学会写自己的名字了。有的学会用手机发短信、微信和上网;有的学会了使用银行卡、电脑,学会识别路标。有养殖技术需求的村民在志愿者的协调下学养鸡、养猪技术。

9月15日,团贵州省委启动了第二批34所夜校建设,并计划建设夜校学员家庭情况数据库,对困难学员家中青少年进行资助。

帮助困难青少年群体

帮助困难青少年群体也是助力脱贫攻坚的重点。

近年来,团贵州省委针对外出务工人员流出大、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众多、学前教育基础薄弱等实际情况,实施“贵州山区希望工程基金——希望童园计划”公益项目。通过广泛动员社会资源,在没有开设幼儿园的山村捐建希望童园,招收3~5岁的农村幼儿,保证山区多数留守儿童就近享受学前教育。

今年27岁的李中富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没上过几天学的他,14岁开始外出闯荡。李中富的老家位于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大河坝镇大元子村。在这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小山村,外出务工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在外打工多年后,揣着挣到的十多万元,李中富回到家乡寻找创业机会。村里建起“希望童园”后,李中富第一件事就是将女儿送到“希望童园”。

孩子有了学习的地方,李中富也安心在家乡承包了50多亩土地,全部种上了花椒。

党的十九大代表、团贵州省委书记涂妍说,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贵州共青团将继续把工作做实、做细,让生态文明的理念根植在每一个青少年心中,同时带领青年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奋力拼搏,齐心协力打造“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